關鍵字搜尋
疾病知多D
疾病知多D

首頁 »健康新知 »疾病知多D »覺得眼前有黑影、看東西歪歪扭扭、突然看不清?

覺得眼前有黑影、看東西歪歪扭扭、突然看不清?
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,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病率也在上升。它可能導致中心視力下降,影響閱讀、識別面孔、駕駛等日常活動,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。
 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重點討論黃斑變性的用藥和幾種常見產品的區別,以更好地預防和減緩黃斑變性的進展,守護我們「看見」的權利。
 
什麼是黃斑?
黃斑是位於眼底,在視網膜中心的一塊區域,這個區域聚集了決定視力的重要細胞,因此識別物體的形狀大小、顏色、縱深、距離等大部分光的信息都與這塊區域有關。當黃斑中的組織出現結構性變化時,負責視覺的細胞就會受到影響,從而導致視力異常。
 
什麼是老年黃斑病變(AMD)?
老年黃斑病變(Age-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, AMD)是由於年齡增長,黃斑部結構發生衰老性改變,從而導致出現視力模糊或中央視野視力障礙的診狀,目前是老年人群低視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。
 
我國目前70歲以上人群AMD的患病率為20.2%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,AMD的患者數量也在持續上升。預計到2040年,全球AMD患者量預估將達到2.88億例。
有可能出現的診狀如下:
•看東西變形
•看不清視野範圍中心
•看東西模糊
•色覺下降
黃斑病變大致包括4大類型:黃斑前膜、黃斑水腫、黃斑裂孔,黃斑變性。這裡接下來主要介紹的用藥治療方案是針對黃斑變性而討論的。

 
什麼是黃斑變性?
黃斑變性被譽為60歲以上人士的頭號致盲殺手。其主要分為乾性與濕性兩大類:
•乾性黃斑病變是因視網膜黃斑部位的細胞隨著年齡老化和分解,整個黃斑部位變薄而導致中心視力緩慢喪失,現今醫學暫無針對乾性黃斑病變的治療手段。
•濕性黃斑病變是黃斑區域下方血管異常發育的結果,這些新生血管易碎且容易出血,導致視網膜受到傷害,視力迅速下降。血管的異常發育與VEGF(血管內皮生長因子)有關,VEGF就像一個指揮官,指令特定區域的血管生長。
 

 
根據2023年最新發布的《中國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臨床診療指南》,抗VEGF(血管內皮生長因子)治療是治療濕性黃斑變性的一線療法。這種方法通常被稱為「打眼針」,即在眼睛內注射特定藥物以抑制異常血管生長。
 
因此,治療濕性黃斑病變的有效方式,就是阻止VEGF的作用,讓它無法「指揮」血管生長。對於黃斑病變的醫學治療也只能緩解或阻止病情加重,無法逆轉視力的下降,目前已成為繼青光眼、白內障之後全球第三大致盲因素。因此,及時治療非常重要。
 
抗VEGF藥物有哪些?
抑制VEGF的作用,改善治療濕性黃斑病變,現有3種不同單抗可以選擇(我院均可提供,旨在給予濕性黃斑變性患者個性化和高效的治療選擇)。
1.雷珠單抗
第一代治療黃斑病變的產品,直接抑制VEGF的作用,阻止黃斑區新生血管發展,需要每月注射一次。
 
2.阿柏西普
第二代產品,作用機制與雷珠單抗類似,初始5個月內需連續每月注射一次,隨後每兩個月注射一次即可。
 
3.法瑞西單抗
第三代產品,在抑制VEGF的基礎上還有抗AND-2(阻止促進周細胞生長)的作用,更快實現積液消除以及視力提升,需在首年每兩月注射一針,次年每四月注射一針。
 
以下是更詳細的對比:
藥品名 雷珠單抗 阿柏西普 法瑞西單抗
商品名 諾適得 艾力雅 羅視佳
英文名 Ranibizumab (Lucentis) Aflibercept (Eylea) faricimab (Vabysmo)
機制 抗VEGF單抗 抗VEGF融合蛋白 靶向Ang-2和VEGF-A的雙抗
適應診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(AMD)、糖尿病性黃斑水腫(DME)、視網膜靜脈阻塞(RVO)、脈絡膜新生血管導致CNV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(AMD)、糖尿病性黃斑水腫(DME)、視網膜靜脈阻塞(RVO)、脈絡膜新生血管導致CNV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(AMD)、糖尿病性黃斑水腫(DME)、繼發於視網膜分支靜脈(BRVO)的黃斑水腫
廠家 諾華 拜耳 羅氏
國內上市時間 2012 2018 2023
成本價 3950 4100 9000
規格 10mg 40mg 6mg
用量 0.5mg每月注射一次 初始5個月連續每月注射一次2mg(即5針),隨後每兩個月(8周)進行檢查並注射 首年低至6針,次年低至3針;負荷期4針,維持期長達4個月1次

家有老人的一定要留意相關早期診狀,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年定期檢查,通過監測眼底健康,做到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