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字搜尋
家庭健康管家
家庭健康管家

首頁 »健康新知 »家庭健康管家 »這5種藥真的能幫你減肥!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

這5種藥真的能幫你減肥!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
每天都能聽到身邊有人在叫嚷着減肥,其實很多人以為的「胖」並不是真的「胖」。在醫學上,對中國人來說,BMI≥24(體重(kg)÷身高(m)²)才能算是超重,為了健康着想,需要開始減重。
 
而對於這些真正肥胖的人來說,減肥還真不是講兩句「管住嘴,邁開腿」那麼簡單,那有沒有什麼「科學有效的減重方法」呢?我們邀請了全科醫生何海麗來和大家分享。
 
肥胖其實是一種慢性病
「超重」和「肥胖」被定義為對健康構成風險的脂肪異常或過度積累,會導致胰島素抵抗(進而發展為糖尿病)、高血壓、血脂異常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,縮短預期壽命。
 

 
此外,超重或肥胖使關節負荷增加,容易產生肌肉骨骼疾病,如骨關節炎。肥胖還與一些癌診相關,如乳腺癌、膽囊癌、結腸癌等。
 
2016年WHO總幹事的講話《肥胖和糖尿病:緩慢逼近的災難》里提到:「自1980年代以來,世屆範圍內的肥胖診流行率提高了一倍以上。中國作為世屆第二大經濟體,現正與美國競爭,看誰擁有最大數量的超重公民……而最令人擔憂的糖尿病消息是來自中國。」
 
肥胖作為一種慢性病,正給中國乃至全球的公共衛生帶來巨大的挑戰。
 
減肥難 難於上青天
提起減肥,民間總流傳着各種偏方與寶典,還有不良商家趁虛而入,利用各種廣告販賣焦慮,讓原本就無助的肥胖人群雪上加霜。
 
目前仍能在市售減肥產品中檢出非法添加的「西布曲明」(由於增加心血管風險,弊大於利,早已撤市)。
 
無論是苦行僧般堅持節食,還是魔鬼地獄式鍛煉,都無時不在摧殘胖子們的肉身和意志,瓦解着他們殘存的信心與尊嚴。
 
人生那麼短,減肥那麼苦,不如放自己一條生路吧,這應是曾經狠狠努力苦苦掙扎過的「多肉男孩女孩」們發自肺腑的吶喊。
 
圖片來源:Pixabay
 
正規的減肥治療方法
基於現有的醫學指南和臨床數據,正規的肥胖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:
 
1、綜合生活方式干預
主要通過低脂低熱量飲食、每周至少運動(如快走、跳繩等)150分鐘。
 
如果有營養師或合格保健專業人員持續指導和監測飲食和鍛煉,對減肥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。
 
2、藥物治療
如果通過上述干預未能達到減重目標,且您的體質指數BMI≥30kg/m²,或BMI為27-29.9kg/m²之間且伴體重相關共存疾病(如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、心血管疾病等),可考慮藥物治療。
 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已批准5種減肥藥用於慢性體重的長期管理,除了芬特明-托吡酯,另外4種也在歐洲和加拿大獲批使用。
 
利拉魯肽
屬於胰高血糖素樣肽-1(GLP-1)受體激動劑,簡稱GLP-1RA,是目前治療肥胖的一線藥物,也是第一個獲批治療肥胖的GLP-1RA,需每日1次,皮下注射。
 
司美格魯肽
同屬GLP-1RA,只需每周皮下注射1次,且減重效果比利拉魯肽好。所以,司美格魯肽上市時間雖短,卻更受歡迎。
 
奧利司他
一種脂肪酶抑制劑,能改變脂肪消化,使糞便中的脂肪排泄增加。但因胃腸道副作用,如胃腸脹氣、大便失禁、排出油斑等,很多患者無法適應。換而言之,吃了它,屁屁會不由自主地漏油,畫面有點尷尬呢。
 
芬特明-托吡酯
減重效果似乎優於奧利司他,但可能更多副作用,如心率增加、精神相關問題(如抑鬱、焦慮)和認知不良事件(如注意力不集中)等,其效果和安全性尚未明確。
 
安非他酮-納曲酮
神經遞質激動劑和再攝取抑制劑,可以減重4%-5%,但也可能導致心血管風險升高和精神相關問題。不過,若肥胖的吸煙者想要藉助藥物減肥並戒煙,可考慮此藥。
 
3 醫療器械
如腹腔鏡下可調胃束帶術(LAGB)、電刺激(迷走神經阻滯)系統、胃內球囊系統、胃排空(抽吸)系統、水凝膠等。
 
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或無法耐受、不能或不願接受減肥手術,或用作減肥手術前的過渡治療,但可能給患者帶來較重的經濟負擔。
 
4 減肥手術
減肥手術可在術後12-18個月實現高達40%的體重減輕,長期減重維持的效果也不錯。
 
主要適用於重度肥胖的患者。
 
減肥新曙光來了
看上述5種有效的減肥藥物,我們會發現有2種藥同屬胰高血糖素樣肽-1受體激動劑(GLP-1RA)。
 
GLP-1RA本為降血糖而生的,通過增加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、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、減慢胃排空等機制來調控血糖。通過影響腦部食欲中樞來增加飽腹感,導致食物攝入量減少,這可能是GLP-1 RA能減重的原因,但其機制尚未完全清楚。
 
近2年來,司美格魯肽減重系列的臨床試驗稱為STEP(Semaglutide Treatment Effect in People with Obesity),其研究結果多次問鼎世屆頂級醫學期刊,也間接說明其實力非凡。
 
研究數據:
[1] 68周STEP 1試驗(超重或肥胖成人每周1次司美格魯肽)表明:司美格魯肽組平均體重減14.9%,遠超安慰劑組。
[2] 68周STEP 2試驗(超重或肥胖合並2型糖尿病的成人每周1次司美格魯肽):分為司美格魯肽1mg組(減重7%)、司美格魯肽2.4mg組(減重9.6%)和安慰劑組(減重3.4%),表明司美格魯肽對減重有效,且可能與劑量相關。
[3] 68周STEP 3試驗(司美格魯肽VS 安慰劑作為強化行為治療的輔助,對超重或肥胖成人減重的作用)表明:司美格魯肽組的平均減重16%,遠超安慰劑組(-5.7%)。
[4] STEP 4試驗(持續每周注射司美格魯肽VS安慰劑在減肥維持效果的比較):起始20周均接受同樣的司美格魯肽治療,受試者體重下降10.6%,然後隨機將一半的人改用安慰劑。在隨後48周內,繼續用司美格魯肽的患者體重進一步下降7.9%,而改用安慰劑的患者體重反彈(約6Kg)。
[5] STEP 5試驗(司美格魯肽2.4mg VS安慰劑對超重或肥胖成人的2年療效比較)顯示:超重或肥胖且無糖尿病的成人中,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司美格魯肽,加上生活方式干預,2年后平均體重減輕15.2%。
[6] STEP 6試驗(超重或肥胖的東亞人群,無論有無糖尿病,每周1次司美格魯肽)是今年3月在日本和韓國完成的,對我們比較有參考價值。經68周的臨床觀察,司美格魯肽組的平均體重較基線下降13.2%。
 
以上種種數據均表明:無論患者有無糖尿病,司美格魯肽在減重方面的表現都是杠杠的。
 
►自2021年6月美國FDA批准司美格魯肽注射液(2.4mg,每周一次)用於慢性體重管理,它便火速成為行業內的新寵,讓肥胖人士似乎看到了減肥的新曙光。
►同年加拿大衛生部、英國藥監機構、2022年歐洲藥品管理局也都接踵批准司美格魯肽用於治療肥胖。
►今年6月18日,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批准了諾和盈®的上市申請,司美格魯肽這款受到廣泛關注的「現象級」藥品,終於拿到了中國「身份證」,成為除奧利司他和利拉魯肽外在國內獲批上市的減肥藥。這意味着有長期體重管理適應診的人群,將可在其幫助下收穫突破性的健康減重管理方案。
 
參考資料:
[1]https://www.who.int/health-topics/obesity  
[2]https://www.who.int/zh/director-general/speeches/detail/obesity-and-diabetes-the-slow-motion-disaster-keynote-address-at-the-47th-meeting-of-the-national-academy-of-medicine  
[3]UpToDate:成人肥胖的患病率、篩查和評估;  
[4]UpToDate:成人肥胖:治療概述;  
[5.]Kadowaki T, Isendahl J, Khalid U, et al. Semaglutide once a week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, with or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in an east Asian population (STEP 6): a randomised, double-blind, double-dummy, placebo-controlled, phase 3a trial[J]. The Lancet Diabetes & Endocrinology, 2022, 10(3): 193-206.  
[6]Rubino D, Abrahamsson N, Davies M, et al. Effect of Continued Weekly Subcutaneous Semaglutide vs Placebo on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: The STEP 4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. JAMA. 2021;325(14):1414-1425.  
[7]Knudsen LB, Lau J.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Liraglutide and Semaglutide. Front Endocrinol (Lausanne). 2019;10:155.  
[8]Lau DCW, Batterham RL, le Roux CW. Pharmacological profile of once-weekly injectable semaglutide for chronic weight management. Expert Rev Clin Pharmacol. 2022;15(3):251-267.  
[9]Wilding JPH, Batterham RL, Calanna S, et al. Once-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. N Engl J Med. 2021;384(11):989-1002.  
[10]Wilding JPH, Batterham RL, Davies M, et al. Weight regain and cardiometabolic effects after withdrawal of semaglutide: The STEP 1 trial extension [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, 2022 Apr 19]. Diabetes Obes Metab. 2022;10.111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