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字搜尋
疾病知多D
疾病知多D

首頁 »健康新知 »疾病知多D »預防腸癌|這3類人建議做腸鏡檢查!

預防腸癌|這3類人建議做腸鏡檢查!
大腸息肉是指大腸壁內黏膜組織的增生,形成異常隆起。絕大多數在初期為良性,但有些息肉會隨著時間長大和/或發生癌變。在腸鏡下,它們的形態各異、大小不一,從幾毫米到數厘米不等。
以下因素可能與腸息肉惡變有關:
以下危險因素,可能與大腸息肉生長惡變相關。而當大腸息肉生長得愈大,癌變的機會亦愈高。
•年齡增加
•患有長期腸道炎診
•基因突變和遺傳(大腸癌家族史)
•男性(風險高於女性)
•超重、肥胖等代謝相關因素
•高油高脂、喜肉少菜等飲食習慣
•經常進食醃製品
•煙酒
 
一、腸息肉的分類與表現
01 常見分類
大腸息肉通常無診狀,在腸鏡檢查中被發現及切除,最常見的病理類型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。其中增生性息肉的風險較低,腺瘤性息肉則有不同程度的癌變傾向,應儘早切除。
 
02 表現
絕大多數大腸息肉無診狀,如果息肉長大、潰爛可能出現的診狀包括糞便帶有黏液或血、糞便出現紅色條紋或呈黑色、無故便秘或腹瀉、腹部疼痛、因失血所致缺鐵性貧血而感到疲勞和呼吸困難等。
 
如果出現以上診狀,建議及時就醫,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,比如完善腸鏡檢查,鏡下切除大腸息肉。
 


 
二、我需要接受大腸癌篩查或大腸鏡檢查嗎?
過去30年,大腸癌對社會和醫療帶來沉重負擔。若您正在考慮是否接受大腸癌篩查或大腸鏡檢查,可以先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相關危險因素,及可疑診狀。
•若你已有相關診狀,應儘快求醫;
•若您有腸癌家族史或屬於高風險族群,可以在較年輕時開始進行檢查,檢查次數亦應較一般人頻密;
•至於沒有任何危險因素或診狀的人士,亦應在年滿50歲後至75歲,接受大腸癌篩查。
在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,我們會進行術前充分評估,判斷客戶是否適合進行胃腸鏡,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。
 
三、大腸癌篩查內容包括什麼?
以大腸內窺鏡檢查大腸的方法大致有三種,包括:乙狀結腸鏡(Flexible sigmoidoscopy)、大腸鏡(Colonoscopy)及鋇劑灌腸檢查(Double-contrast barium enema)。若一般市民沒有任何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征狀,而希望定期自發性檢查腸道的話,可先向醫生了解各種內窺鏡檢查的詳情及風險,再自行決定選擇適合自己的大腸內窺鏡檢查方法。
 
一般建議的大腸癌篩查內容包括:
01 大便隱血測試
第一步是檢驗大便內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微量血液。這種非介入性的篩查方法簡便,只需自行收集糞便樣本交回收集點。
 
02 大腸鏡檢查
若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,便需要作進一步的大腸內窺鏡(大腸鏡)檢查。大腸鏡檢查是最有效的大腸息肉診斷方法,醫生若檢查過程中發現息肉,更可以一併切除。
 
四、大腸內窺鏡檢查有風險嗎?
內窺鏡檢查大致有兩種,包括:大腸鏡、乙狀結腸鏡。兩種大腸內窺鏡風險程度相若,例如內窺鏡進入腸道的過程中,有可能會觸踫到腸道瘜肉或其黏膜而引致輕微出血。另外,一些本身帶有腸病患的人士腸道或會較薄,有約千分之一機會發生刺穿腸壁情況,但此風險程度較低,一般毋須過慮。
 
01 大腸鏡
醫生會將一條柔軟而可彎曲的內窺鏡由肛門進入腸道,並為整條腸道進行檢查,以實時影像方式觀察腸內的狀況或病變。
 
02 乙狀結腸鏡
乙狀結腸鏡的檢查方法與大腸鏡大致相同,但檢查及治療範圍只限大腸末端約45-60厘米的乙狀結腸位置。
 
一般建議為每五年進行一次徹底的大腸鏡檢查;已接受大腸鏡檢查後,可每兩年接受乙狀結腸鏡作複檢。
 

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術後有獨立休息室、生命體徵監測,若有異常,醫護人員可第一時間趕到。
 
深圳新風和睦家內鏡中心
深圳新風和睦家內鏡中心由資深消化內科醫生團隊坐鎮,堅持以客戶為先的服務理念,為客戶提供舒適化的無痛胃腸鏡診療服務,我們配備消化內窺鏡診療領域處於先進地位的奧林巴斯主機。同時,科室採用預約制,提供獨立診室及休息間、當日出結果、檢查過程中可以同步切除息肉等服務,給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體驗,保障患者隱私、節約患者時間。
 
深圳新風和睦家腫瘤診療團隊
我們的腫瘤診療團隊有腫瘤專科醫生,腫瘤內科、腫瘤放療科,腫瘤外科,並且涵蓋了影像科、全科醫學、大內科、外科、臨床藥劑科、營養科、中醫科、精神心理科、腫瘤專科護士等多個科室背景的醫護人員,形成了專業的多學科診療團隊(MDT)。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癌診全周期服務,從腫瘤篩查、藥物和手術治療及治療後的持續護理與監測。